友链朋友圈

邱少博客

02版要闻 - “不虚此行,也会不负众望”

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 时间:当地时间5月8日上午 日程:在贝尔格莱德,中塞两国元首和塞尔维亚人民见面 中塞两国元首并肩而行。 欢迎仪式结束后,他们穿过塞尔维亚大厦的大厅,走到另一侧大门。大门外的广场,人山人海,无比壮观。 有白发老人,有雀跃的孩童,有昂扬的青年,摩肩接踵。看到两位元首走来,人们挥舞起国旗,欢呼声响彻云霄。 这些友好的塞尔维亚人民,翘首等待多时,只为这一刻。 这一刻,是塞尔维亚的老朋友、好朋友“来家里做客”的历史时刻。 习近平主席的目光望向人群,长久地挥手致意。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这位对习近平主席满怀敬重的领导人,走到话筒前,饱含感情地说:“今天我们正在书写历史,未来我们将会纪念今天这一时刻,因为今天将会为未来指明方向。” 时隔8年再次访塞,习近平主席“如约而至”,处处是盛情的“海洋”。 铁杆朋友、钢铁友谊,形容中塞关系的一个个词汇,有着深厚的民意土壤。广场上,欢呼声此起彼伏,万千声音呼喊着: “中国!塞尔维亚!” 走近中国、拥抱中国,在这块多瑙河与萨瓦河流淌的土地上,人们看到了中国机遇,更看到了值得交心的中国情谊。 即将正式生效的中塞自由贸易协定,事关千家万户。武契奇总统在这一场合,有感而发:“自贸协定将为我们的农民带来发展,为出口中国市场提供保障,这是多么大的机遇!中国是我们的真正朋友。” 讲到这里,他再一次回顾在两国家喻户晓的斯梅戴雷沃钢厂,同时憧憬:“我们还将一起携手做很多事情,我们的合作没有止境。” 习近平主席微笑着颔首。 “我们支持中国,中国也支持我们。当塞尔维亚需要帮助时,中国总能够及时出现。”武契奇总统动情地说,“非常感谢,非常感谢!塞中友谊万岁!” 这一幕令人动容。 两国元首的会谈紧随其后。一开场,习近平主席就感慨地说:“刚才和塞尔维亚人民的见面,我深受震撼和感动,充分感受到了塞尔维亚朋友对中国、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亲身感受到武...

人民日报

07版要闻 - 嫦娥六号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

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 本报北京5月8日电 (喻思南、汪正洪、张未)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北京时间5月8日10时12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 近月制动是嫦娥六号探测器在飞行过程中的一次关键轨道控制。嫦娥六号探测器飞临月球附近时,实施“刹车”制动,使其相对速度低于月球逃逸速度,从而被月球引力捕获,实现绕月飞行。 后续,在鹊桥二号中继星的支持下,嫦娥六号探测器将调整环月轨道高度和倾角,择机实施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与着陆器上升器组合体分离。之后,着陆器上升器组合体实施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软着陆,按计划开展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任务。

人民日报

02版要闻 - 习近平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宴会

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 当地时间五月八日中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和夫人在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大厦举行的欢迎宴会。这是习近平发表祝酒辞。 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摄 本报贝尔格莱德5月8日电 (记者谢亚宏、王迪)当地时间5月8日中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和夫人在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大厦举行的欢迎宴会。 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发表祝酒辞。 习近平指出,塞尔维亚位于“东方之西方,西方之东方”,素来享有“巴尔干之钥”的美誉。千百年来,欧亚大陆多元文明在这里交融碰撞,造就了塞尔维亚民族勤劳善良、坚毅不屈的品格。当前,在武契奇总统带领下,塞尔维亚政府和人民奋发进取,在经济社会建设和民生改善等领域取得骄人成绩,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不断提升,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迎来光明而广阔的前景。 习近平强调,中国人民对塞尔维亚素来怀有特殊友好感情,南斯拉夫电影《桥》、歌曲《啊,朋友再见》在中国广为流传,激荡着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反法西斯精神,也伴我度过了青年时代。德约科维奇、约基奇、库斯图里察等塞尔维亚体育界、文化界著名人士在中国家喻户晓。近年来,中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动力强劲、成果丰硕,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习近平指出,刚才,我同武契奇总统举行了全面而深入的会谈,达成许多重要共识。我们共同签署联合声明,宣布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实现了中塞关系新的伟大历史跨越。今天,中塞关系正站在崭新的起点上,面临宝贵机遇和光明前景。中方愿同友好的塞尔维亚人民一道努力,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奋斗! 蔡奇、王毅等出席。

人民日报

02版要闻 - 《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国际版)在塞尔维亚开播

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 本报贝尔格莱德5月8日电 (记者王迪)《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国际版)开播仪式7日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节目于5月8日在塞尔维亚国家广播电视台第一频道播出,相关内容及宣传片等还会在欧洲和全球近百家主流媒体陆续播发。 由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国际版)聚焦共同富裕、生态文明等主题,精心选取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文章和谈话中所引用的中国古籍和经典名句,通过与外籍嘉宾对话等形式,展现习近平主席广博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怀,提炼阐释中华文明的独特精神标识、新时代内涵和全球化价值。

人民日报

04版要闻 - 塞中互利合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国际论坛)

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 5月7日晚,习近平主席乘专机抵达贝尔格莱德,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主席第二次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必将为塞中关系发展注入新动能。 塞中关系历史渊源深厚,具有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鲜明特色,“铁杆友谊”是对两国关系的生动概括。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经贸、文化、科研等领域开展互利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共建“一带一路”为塞尔维亚同周边国家加强互联互通、共促经济发展带来重要机遇。匈塞铁路、E763高速公路等关键基础设施项目提升了塞尔维亚作为地区交通枢纽的地位。在产能合作方面,科斯托拉茨电站等项目为塞尔维亚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河钢集团斯梅戴雷沃钢厂、海信集团投资的瓦列沃冰冷工厂等不仅创造就业岗位,促进塞尔维亚各地区平衡发展,还带来先进技术,带动当地产业链整体提质升级,对塞尔维亚经济转型意义重大。 2023年10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塞中签署了自贸协定。塞中自贸协定促进贸易合作和投资流动,为两国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塞中两国央行去年底签署在塞尔维亚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有利于塞中企业和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交易,进一步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双方目前正在共同开发塞尔维亚中国工业园,该项目有望进一步推动塞尔维亚制造业和科技发展。 塞中绿色发展理念相近,正在合力创造更清洁、更绿色的未来。中国企业投资和建设的风电、光伏等项目为塞尔维亚带来清洁能源,助力塞尔维亚实现碳中和目标。中企参与的“清洁塞尔维亚”项目涵盖塞境内93个地区市政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厂建设,将为数百万居民提供更为清洁和健康的生活环境。 塞中积极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加深对彼此的了解和欣赏。两国已签订教育、文物保护、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多个合作备忘录。丰富多彩的文化展演活动搭建起民心相通的桥梁,孔子学院和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成为塞尔维亚民众了解中国文...

人民日报

09版理论 - 防范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认识误区

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 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这为我们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科学指引。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深化对新质生产力的认识,坚决破除认识误区、避免实践偏差,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载体。传统产业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关乎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应当认识到,传统产业不一定就是落后产业,经过转型升级后,也能够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助力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生产力发展路径发生质变。因此,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把所有传统产业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而要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机制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同时,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助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科学谋划、统筹兼顾,也需要坚持稳中求进、保持战略定力。无论是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是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都必须根据地区发展实际,找准着力点和主攻方向,扎扎实实向前推进。一哄而上,片面追求产业数量和规模,可能会导致过度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造成...

人民日报

04版要闻 - 擘画匈中关系发展新蓝图

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 5月8日,在赴布达佩斯对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匈牙利《匈牙利民族报》发表题为《携手引领中匈关系驶入“黄金航道”》的署名文章。习近平主席指出,建交以来,两国关系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就。双方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赢,视彼此为优先合作伙伴,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中,不惧风雨、不畏强权,走出一条主权国家独立自主对外友好交往的正道。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匈牙利各界人士表示,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深刻总结匈中建交75年来两国关系发展的成功经验和丰硕成果,为把两国关系推向新的高度指明了方向,擘画匈中关系发展新蓝图。 “展现出近年来匈中关系发展的累累硕果和蓬勃势头” 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指出,双方秉持建交初心,始终相互尊重和支持彼此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始终相互理解和支持对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始终乐见各自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事业不断取得进步。双方建立了高水平政治互信,双边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驶入“黄金航道”。 “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匈中关系发展方向。”匈牙利匈中友好协会主席纳吉·尤迪特·埃娃表示,“借用‘黄金航道’来阐释两国关系生动而又精妙,展现出近年来匈中关系发展的累累硕果和蓬勃势头。” 匈牙利玛格努斯飞机制造公司总裁博罗什·拉斯洛对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提出“中匈坚持做合作共赢的好伙伴”深有同感。他表示:“中国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我们与中国合作伙伴的各项投资项目进展顺利,与中国的合作有助于为匈牙利企业创造更多机遇。” 匈牙利国民经济部国际合作与金融发展司负责人安德莉亚·博达表示,匈中务实合作成果丰硕,未来两国可以在清洁能源、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加强合作,欢迎更多中国企业来匈牙利投资发展。 “很高兴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提到了‘钢琴之王’李斯特。”匈牙利李斯特音乐...

人民日报

03版要闻 - 彭丽媛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夫人塔玛拉参观塞尔维亚国家博物馆

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 当地时间5月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在贝尔格莱德应邀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夫人塔玛拉共同参观塞尔维亚国家博物馆。 新华社记者 丁 林摄 本报贝尔格莱德5月8日电 (记者沈小晓、李婕)当地时间5月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在贝尔格莱德应邀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夫人塔玛拉共同参观塞尔维亚国家博物馆。 两国元首夫人共同参观精品绘画展。彭丽媛表示,塞尔维亚国家博物馆历史悠久、馆藏丰富,经典画作笔触细腻、情感充沛。博物馆不仅是保护和展示文物的窗口,更是弘扬文明的殿堂。期待中塞双方加强文化交流合作,共同搭建文明对话的桥梁。 两国元首夫人共同观看了塞尔维亚妇女手工编织等传统技艺展示,并同她们亲切交流。彭丽媛表示,塞尔维亚手工编织技艺精湛、别具特色,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扬。中塞两国的刺绣文化具有相似性,双方可以加强交流互鉴,鼓励两国年轻人积极参与其中,推动传统手工技艺代代相传。两国元首夫人还饶有兴致地尝试塞尔维亚毛毡球制作,现场气氛友好热烈。 塞尔维亚国家博物馆于1844年建成,拥有40多万件藏品,是塞尔维亚最大、最古老的博物馆。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