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链朋友圈

邱少博客

03版要闻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 当地时间5月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大厦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摄 当地时间5月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大厦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前,武契奇为习近平举行隆重欢迎仪式。 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摄 当地时间5月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大厦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签署《关于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摄 本报贝尔格莱德5月8日电 (记者杜尚泽、任彦)当地时间5月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大厦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5月的贝尔格莱德,阳光明媚。塞尔维亚大厦前,中塞两国国旗迎风飘扬,仪仗队威武雄壮。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乘车抵达时,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和夫人塔玛拉在下车处热情迎接。 武契奇为习近平举行隆重欢迎仪式。两国元首共同登上检阅台,军乐团奏响中塞两国国歌,鸣10响礼炮。习近平在武契奇陪同下检阅仪仗队。两国元首分别同对方陪同人员一一握手致意。 武契奇陪同习近平来到政府大厦平台。大厦广场上,一万五千名塞尔维亚民众挥舞中塞两国国旗,对习近平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习近平向欢迎人群挥手示意。广场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经久不息。 欢迎仪式后,两国元首分别举行小范围会见和大范围会谈。 习近平指出,我很高兴应武契奇总统多次邀请,时隔8年再次到访美丽的塞尔维亚。武契奇总统率多位重要政府高官赴机场迎接,特别是刚才为我举办盛大欢迎仪式,使我深受感动,深切感受到塞尔维亚人民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对中国拥有真挚的友好感情。 习近平强调,中塞铁杆友谊历经国际风云变幻考验,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坚...

人民日报

06版要闻 - 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开幕

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 新华社贵阳5月8日电 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8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开幕,国务委员谌贻琴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开幕。 举办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技能人才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是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的重要内容。谌贻琴现场参观了乡村工匠技艺技能展示、育婴和养老护理等竞赛项目,强调要加快培养造就乡村振兴领域技能人才队伍,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引领示范作用,以技能提升助力乡村振兴。 本届大赛以“展技能风采 促乡村振兴”为主题,以“简洁、绿色、安全、特色”为目标,设置砌筑、农机修理、养老护理、育婴、电子商务等11个比赛项目和手工刺绣、手工编织2个表演项目。大赛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32个代表团参赛参展,700余名选手参加全国决赛。同期还举行乡村振兴技能提升工程经验交流、“技能中国行2024—走进贵州”技能展示交流等活动。

人民日报

02版要闻 - 携手引领中匈关系驶入“黄金航道”

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 本报布达佩斯5月8日电 5月8日,在赴布达佩斯对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匈牙利《匈牙利民族报》发表题为《携手引领中匈关系驶入“黄金航道”》的署名文章。文章全文如下: 携手引领中匈关系驶入“黄金航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5月的匈牙利大平原田野飘香。应舒尤克总统和欧尔班总理盛情邀请,我即将对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这是我时隔15年再次踏上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15年间,我多次会见访华的匈牙利领导人,同他们结下了深厚友谊。我期待故地重游,同匈牙利朋友畅叙友情、共话合作,擘画新时代中匈关系发展新蓝图。 匈牙利风景优美、人杰地灵,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爱国诗人裴多菲的诗作脍炙人口,“钢琴之王”李斯特的音乐慷慨激昂。匈牙利人民勤劳智慧、开放包容,勇于开拓、富于创新,圆珠笔、全息照相、魔方等发明创造都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闪光点。 中国和匈牙利虽然相隔千里,但两国人民友好情谊源远流长。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抗击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两国人民风雨同舟、守望相助,谱写了一段段动人佳话。中匈传统友谊如同匈牙利的托卡伊美酒,芬芳甘甜、醇厚绵长。 今年是中匈建交75周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就。双方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赢,视彼此为优先合作伙伴,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中,不惧风雨、不畏强权,走出一条主权国家独立自主对外友好交往的正道。 75年来,中匈坚持做肝胆相照的好朋友。双方秉持建交初心,始终相互尊重和支持彼此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始终相互理解和支持对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始终乐见各自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事业不断取得进步。双方建立了高水平政治互信,双边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驶入“黄金航道”。 75年来,中匈坚持做合作共赢的好伙伴。双方聚焦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强两国战略深度对接,深化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新能...

人民日报

07版要闻 - 坚持金融为民 强化责任担当 广发银行发布2023年社会责任(ESG)报告

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 近日,《广发银行2023年社会责任(ESG)报告》正式发布。2023年,广发银行坚定不移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持续提升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表现,各方面工作平稳有序,为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深化党建引领,夯实公司治理 2023年,广发银行深化党建引领,积极推动提升服务国家大局和高质量发展质效;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化风险管控机制,风险管理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坚持依法合规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全行内控合规管理能力。 赋能实体经济,服务发展大局 2023年,广发银行始终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多措并举推进各项减费让利措施,减免支付手续费1.04亿元,惠及32.8万对公客户及87.4万个人客户;强化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在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地区、长江经济带的对公一般贷款增量占全行的88.7%,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量增价减”;助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全行跨境人民币结算量首次突破2000亿元。 聚焦金融创新,增强发展动能 2023年,广发银行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重点服务领域,截至2023年末,全行科技型贷款余额达1884.71亿元;积极驱动金融产品创新,打造数字产品矩阵,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需求;有序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以数字化赋能业务服务与经营管理。 保障客户权益,提升服务温度 2023年,广发银行传承和发扬“用心守护,放心托付”的消费者保护理念,积极强化消费者保护机制建设,95508人工热线全渠道服务满意度达98.12%;累计举办金融知识普及活动超1.5万次,普及受众客户2亿人次;着力为“新市民”“银发一族”等人群提供专属化服务,“银发通道”累计服务客户超480万人次。 践行低碳发展,守护绿水青山 2023年,...

人民日报

04版要闻 - 中外青年“美美与共”主题交流活动举行

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 新华社北京5月8日电 5月7日,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所属《当代世界》杂志社牵头举办的中外青年“美美与共”主题交流活动在北京举行。 中联部部长刘建超出席并致辞,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国高校、驻华使节和外国在华留学生代表近200人参会。刘建超表示,青年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锋队。希望青年朋友们将自己在中国所学与各自国家发展建设、提高人民福祉紧密结合,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世界中贡献青春力量。 与会外方表示,此次活动为青年提供了文化交流的机会,愿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民日报

02版要闻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切实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

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 新华社南宁5月8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6日至8日在广西调研。他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坚定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切实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 王沪宁来到崇左市江州区第一小学、新和镇卜花村和制糖企业,防城港市十万山瑶族乡木排村、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港口码头、民营企业调研,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校园进农村进企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群众生产生活等情况。他表示,广西是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到经济、教育、就业、社区建设、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中,抓实抓细、抓常抓长、久久为功,使之深深扎根八桂大地。在南宁,王沪宁来到广西博物馆、广西民族大学、青秀区凤岭北社区调研。他表示,广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悠久,要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加强对考古实物、文化遗存、史料史实的挖掘利用,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从中华民族共同体高度把握历史叙述权和话语权。 调研期间,王沪宁表示,广西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巩固发展。要有形有感有效抓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坚持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施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提高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王沪宁还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机关、防城港市政协机关调研,看望在南宁的全国政协委员及政协机关干部。 石泰峰、王东峰一同调...

人民日报

07版要闻 - 舟山至重庆

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 5月8日,满载着5400吨粮食的江海直达船“创新5”轮,从宁波舟山港老塘山码头起航,启程前往重庆万州的新田港,开启了舟山至重庆的江海直达新航线。由此,江海直达船挺进长江上游腹地,开启中国最长江海直达航线。 图为5月8日,首艘万吨级江海直达船“创新5”轮驶过长江三峡巫峡段水域。 谭昌藩摄(影像中国) 获取更多RSS: https://feedx.net https://feedx.run

人民日报

03版要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塞尔维亚共和国关于深化和提升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

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 应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阿莱克桑达尔·武契奇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于2024年5月7日至8日对塞尔维亚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 两国元首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举行会谈,就中塞关系、深化两国全方位合作、共建“一带一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欧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 双方一致认为,中塞两国珍视彼此牢固传统友谊和具体领域密切合作,多边领域协调配合富有成效,双边关系发展前景广阔。两国虽然历史、文化、国情不同,但都秉持开放合作精神,坚持公平正义原则,致力于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致力于人类和平发展的崇高事业,都认为一国的发展进步对他国是机遇而非挑战。塞方支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努力,愿同中方一道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 双方就至今取得的合作成果交换意见,认为有关成果进一步增进了两国人民的铁杆友谊。双方高度评价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塞尔维亚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签署以来双边关系进一步深化,一致同意本着独立自主、互尊互信、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相互支持的原则,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致力于造福两国人民,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出新贡献。双方特此声明如下: 一、中方高度评价塞尔维亚在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的成就,乐见塞方顺利推进“塞尔维亚2027——跃向未来”等发展规划、如期实现各项既定目标,促进塞尔维亚发展和人民福祉。 塞方高度评价新时代中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祝愿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塞方支持中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二、双方认为,两国最高层密切开展政治对话对加强中塞关系意义重大,商定继续通过会晤、通话、信函往来等形式保持两国元首密切交...

人民日报

06版要闻 - 用好普查成果 发挥普查效益(权威发布)

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 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开展、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重大的国力国情调查。8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国光等介绍本次普查的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情况、成果及应用情况等。 成功完成普查各项目标任务,创造多个“首次” “自2020年5月国务院决定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500多万名专业人员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这次普查的各项目标任务。”郑国光说,国务院普查办已经会同主要成员单位组织编制了《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公报》,电子版可经应急管理部网站查询下载,根据安排各地也将陆续发布相关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成果。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取得了丰硕成果,也创造了多个“首次”。 在调查成果方面,第一次全面摸清了全国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的“家底”,形成了具有空间位置和物理属性的房屋建筑海量数据成果,全国房屋建筑第一次有了“数字身份证”;第一次开展了对全国灌木、草木、枯落物的普查,填补了全国林下植被可燃物载量空间信息的空白;第一次全面掌握了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信息和灾害属性;第一次完成了对全国县、乡、村公路、桥梁、涵洞等普查,采集了全国公路设施的抗震、防洪等设防信息,形成了全国国省干线公路承灾体风险数据库、全国水路承灾体风险数据集等。 在评估与区划成果方面,第一次明确了全国高灾损区、高隐患区、高风险区和低减灾能力区“三高一低”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区域;第一次识别了占全国陆地面积2.3%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高风险区,将全国划分成为6个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大区、30个综合风险区和90个风险防治亚区,揭示了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东高西低”的宏观格局和导致高风险的主要因素,第一次划出了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管...

人民日报